7月9日,以“大自然就在身边”为主题的2025年广东省自然教育季在佛山植物园正式启动,活动现场公布了广东省首批自然教育优秀书籍名单,14个自然教育结对共建单位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并现场签约。活动当天,还同步举办“广东跑起来”自然教育迷你马拉松活动,助力十五运会。 活动现场(通讯员供图) 30部自然教育优秀书籍脱颖而出 今年6月份,广东省启动自然教育优秀书籍征集活动。活动期间,收到来自全省各省级自然教育基地、机构、出版社及个人作者的图书投稿,这些作品涵盖科普绘本、自然观察手册、生态文学等多个类别。经综合评定,最终入围广东省自然教育优秀书籍30本。在启动仪式上主办方为获评2025年广东省自然教育优秀书籍的单位和个人颁发了证书。 活动现场(通讯员供图) 启动仪式上,来自不同地区的14个自然教育结对共建单位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未来将在课程研发、师资共享、活动联办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促进全省自然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自然教育季创新性地将自然教育与全民体育紧密结合,推出“广东跑起来”自然教育迷你马拉松活动,马拉松接力跑路线串联起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广州市儿童公园、佛山市云勇林场、佛山植物园等近10个特色自然教育基地。活动当天,近100名自然爱好者在佛山植物园起跑,沿途同步感受自然教育建设成果,以实际行动为十五运会营造浓厚氛围。 多方聚合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自2020年起,广东省林业局将每年的7月至8月定为自然教育季。近五年来,依托全省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完善的自然教育体系,在各类自然保护区、动植物园、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国有林场等自然教育阵地组织开展各类特色自然教育活动1400场,受众人群超过100万人次,为青少年提供更优质的绿色福利和“与自然零距离对话”平台。 活动现场(通讯员供图) 据悉,在2025广东省自然教育季期间,广东省林业局将联动全省134个自然教育基地推出自然徒步、观鸟观蝶、自然笔记、自然手工和自然夜观5大系列活动近百场次,旨在引导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走进自然,通过沉浸式的生态体验,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共同参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随着自然教育季拉开帷幕,一场连接人与自然、融合生态与健康的绿色风尚正席卷南粤大地。接下来,广东省将以本届自然教育季为重要契机,强化服务支撑,打造自然课堂,构建交流平台,促进资源共享,持续擦亮自然教育品牌,提升社会影响力,让“大自然就在身边”的理念深入人心,凝聚起共建共享绿美广东的强大合力,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广东画卷增添生动注脚。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利嘉伟 通讯员 林荫 |
深圳铁路暑运开局火爆 十天客流突破264万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暑运启动后的前10天(7月1日至10日),深圳铁路系统累计发送旅客量达264.1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4.2个百分点这一数据反映出深圳作为大湾区核心城市的强大客流吸引力从客流构成来看,学生流、探亲流和旅游流形成叠加效应其中,前往厦门、桂林、昆明等热门旅游城市的客流增长尤为明显铁路部门通过加开临客、重联动车组等方式提升运能,日均开行列车超过600列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暑运深圳铁路客流呈现高峰提前、持续时间长的特点7月5日单日发送量突破30万人次,创下暑运单日新高为应对客流高峰,深圳北站等主要客运站已全面开启暑运服务模式,增设学生专窗、爱心通道等便民设施跟着十五运会游广东|惠州:半城山色半城湖 山水交响宴鹅城内外贸联动发力 建装粤企借“展”拓市场内外贸联动发力 建装粤企借“展”拓市场西夏陵申遗捷报!成功跻身《世界遗产名录》9月19日,从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在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申报的西夏陵项目经过严格评审,最终获得通过,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这是我国第56处世界遗产,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继贺兰山岩画后的第二处世界文化遗产这座被誉为东方金字塔的西夏帝王陵墓群,始建于11世纪,是西夏王朝(1038-1227年)的皇家陵园陵区坐落在银川市西郊的贺兰山东麓,占地面积达58平方公里,现存9座帝陵和271座陪葬墓,规模宏大,布局严谨专家指出,西夏陵不仅展现了党项民族独特的丧葬习俗,更融合了中原汉族、吐蕃、回鹘等多民族文化元素其夯土建筑技艺、陵园布局设计以及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为研究西夏历史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此次申遗成功,标志着国际社会对西夏陵突出普遍价值的认可国家文物局表示,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遗产保护管理,推动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让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更好地造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