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由中船集团旗下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为同济大学建造的我国首艘海洋级智能科考船“同济”号在上海正式交付。 交付仪式现场。 “同济”号是一艘2000吨级新一代绿色、静音、智能型综合科考船,由中船集团旗下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研发设计,集海洋地质、海洋化学、海洋生物等科考调查,以及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科普教育和文化传承等多功能于一体,是同济大学着力打造的“海上校区”。 交付仪式现场。 “同济”号是中船黄埔文冲继“梦想”号后精心打造的新一代智能型科考旗舰船。该船于2024年4月在广州南沙开工建造,2025年5月完成综合海试,2025年6月完工交付。交付后将用于同济大学海洋学科和其他单位的科学考察航次、海上工程施工任务以及学生海上实习等需求,为海洋科学研究和涉海专业人才培养提供装备保障。 “同济”号总长81.5米,型宽15米,型深6.9米,设计航速15节,续航力8000海里,载员45人,自持力35天,采用国产全回转电力推进系统,适用于无限航区(冰区除外)。是国内首个取得中国船级社(CCS)智能船舶规范i-ship(R1,No,E,I)四个智能符号的科考船,分别是岸基远程遥控、开阔水域自主航行、智能能效管理和智能集成平台,构建了“感知—决策—协同—控制”全链路闭环系统。 综合能耗更低。船舶动力方面,它采用了先进的直流母排+磷酸铁锂电池组的混合动力系统,锂电池组起到削峰填谷及能量回收功能,相较于同类科考船的能耗降低约8%。该船的智能能效系统,航行智能规划功能可显著提高航行效率,降低油耗节约运行成本。 作业能力更强。它具有全天候作业能力,可搭载作业型ROV(水下遥控机器人)、多台集装箱式船载实验室及多种类无人系统,具备移动观测节点和固定观测节点综合自组网功能,可满足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物理海洋、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大气环境等综合科学考察任务,开展海底地形与地貌、地质与构造、海洋环境与生态的综合调查以及海洋调查装备试验等工作,亦可承担故障检测、维修、敷设及后冲埋、海底路由调查及扫测、风电工程勘察等海上工程任务。 智能化程度更出色。“同济”号在开阔水域航行时,可以将船舶航行控制权切换至自主航行系统,借助先进的感知设备洞悉水域情况,获取各种航行环境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处理后形成决策动作,根据可遇风险程度自主避碰、自动驾驶,极大地减轻船员的工作压力,降低人为失误导致事故的风险。亦可以通过先进的传感器、通信网络以及强大的人工算法,实现船岸之间的实时、高效信息交互和精准控制。在岸端,专业操作人员借助该船5G等高速通信网络,远程遥控船舶的航行方向、速度、舵角等参数,下达精准的指令,确保船舶在复杂多变的水域中安全、稳定地航行。 值得关注的是,“同济”号在2000吨级船舶平台基础上,通过优化布局,在船上设计出460平方米的甲板作业面积、320平方米的实验室区域、人均10.2平方米的居住舱室和总计一百多平方米的会议区、阶梯教室、休闲区、健身区等,以较小的体量实现了3000吨级科考船的作业能力。 “同济”号在人文关怀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师生长期海上作业的舒适性、健康保障与工作便利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采用酒店式标准打造居住舱室,设置宽敞明亮的餐厅、休闲区及健身空间,并引入自然光照设计,缓解长期封闭环境带来的压抑感。全船采用高效隔音材料和减振系统,显著降低机舱噪音对生活区的影响。工作区自动调节温湿度、照明亮度,保证工作环境舒适。 南方+记者 任燚 通讯员 邱海杰 黎南方 |
产品收率高达92%!揭阳新技术让废塑料“一步到位”转为化工原料十载春秋硕果盈枝 六大校区麦穗两岐成都公安发布澄清通报:华阳街道拐卖儿童事件系认错人引发误会(原标题:警方回应华阳拐童乌龙事件)近日网传成都华阳地区发生拐卖儿童案件,经公安机关调查核实,该事件实为一起因认错人引发的误会据警方通报,5月12日下午3时许,在华阳街道某小区门口,市民张女士误将正在玩耍的男童认作自己走失的孩子,引发群众围观经调取监控和走访调查,民警确认该男童系小区住户王先生之子,当时正在家长陪同下正常玩耍张女士因过度紧张导致认错孩子,现场已向王先生一家致歉警方提醒广大市民,遇到类似情况应保持冷静,及时报警核实,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目前,公安机关已对相关网络传言进行辟谣成都警方表示将持续加强治安巡逻,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安全,同时呼吁市民不传谣、不信谣,共同维护良好社会秩序创造花滑历史!广州小将刘玉萱成功实现后内结环四周跳今日辟谣(2025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