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椒县襄河镇紧紧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要求,以文明实践所(站)为核心阵地,通过整合多元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提升群众的参与感、认同感与归属感,持续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筑牢阵地强根基,打造文明实践“硬支撑”。严格按照“五有”标准,投入专项资金10余万元焕新22个文明实践阵地,修缮活动场地、升级硬件设施、增添文体器材,全面提升硬件水平。同时,充分发挥文明实践阵地功能室作用,指导基础条件较好的社区整合资源,与县总工会、县教体局、县卫健委等县直部门对接联动,打造健身活动室、职工子女暑期托管班等一系列惠民服务项目,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场所和活动空间,打造惠民服务矩阵,让文明实践有“形”更有“质”。 建强队伍提质效,让“青语”“声”入人心。今年以来,吸纳28名镇公务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年轻党员干部,构建由“党员先锋”“巾帼芳华”“星火传承”三支队伍组成的“襄河青语”青年宣讲团。该宣讲团充分发挥青年同志知识水平高、理论接受快的优势,以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深入各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各类宣讲活动90余场,覆盖550余人次。用“百姓话”讲透党的创新理论,让思想火种点亮千家万户。此外,为提升宣讲团成员的理论宣讲能力,襄河镇还建立了宣讲集中备课机制和学习交流机制。定期组织成员学习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的理论文章和解读视频,鼓励宣讲团成员自主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理论宣讲能力。 创新活动聚民心,绘就精神文化“新图景”。襄河镇紧密结合城关镇发展实际与居民生活需求,精心策划文明实践活动。紧扣端午、中秋、国庆、春节等传统节庆节点,按照“一居一品”要求,积极链接医院、学校、社会公益组织等多方资源,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力求各类活动做到“多而精、好而优”。在原志愿服务队的基础上,招募、选拔镇选调生、优秀年轻干部组建镇“襄韵新声”志愿服务队,镇村居联动,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涵盖多方面志愿服务类型,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让文明实践更接地气、更暖人心。 多维宣传扩影响,奏响文明风尚“最强音”。襄河镇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方式,全方位扩大文明实践活动的影响力。线下,依托网格力量全覆盖宣传。镇村居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利用宣传栏定期张贴活动计划,展示文明实践活动成果与志愿者风采;在市民活动广场、居民小区等场所悬挂宣传横幅、设置展板,清晰呈现活动主题、时间等信息;同时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在日常入户及居民楼栋微信群及时告知群众活动信息。线上,借势融媒矩阵精准推送,年初在美好全椒等平台发布重点活动安排预告,活动开展后在视频号发布精彩短视频,制作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内容,吸引居民关注和参与。同时,积极与县外媒体合作,内外联动展示文明实践成果,让文明之风吹遍襄河大地,凝聚共建共享强大合力。 (盛华林) |
抗组胺药会产生依赖性?能不吃就不吃?真相来了|健康辟谣关于抗过敏药物是否会产生依赖性的讨论一直存在实际上,现代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可逆性阻断组胺受体来缓解症状,并不会导致生理依赖这类药物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是安全的需要澄清的是,药物依赖分为两种: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抗过敏药物既不会让身体产生耐受性需要加大剂量,也不会引发心理渴求部分患者长期用药是因为慢性过敏症状需要持续控制,而非药物本身导致依赖专家建议:对于季节性过敏或急性症状,可按需服用;慢性过敏患者则需遵医嘱规范用药擅自停药可能导致症状反复,反而影响生活质量关键是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合理用药方案16条全国暑期避暑旅游路线来了!你想去哪玩?跨越千年,共赴荔约 话剧《长安的荔枝》在广州上演暴雨+强雷暴!珠海全市发布双预警信号28年如一日 理发师坚持公益剪发传递温暖在城市的某个角落,一位平凡的理发师用手中的剪刀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28年来,他始终坚持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免费理发服务,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传递着人间温情从最初在社区为老人理发,到后来定期去福利院、养老院服务,这位理发师的爱心足迹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每当看到老人们理完发后开心的笑容,听到他们真诚的道谢,理发师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他说:理发不仅是修剪头发,更是传递温暖只要我还能拿得动剪刀,就会一直坚持下去这份坚持不仅温暖了受助者的心,也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